攪拌器的分類方式多樣,通常可根據結構形式、攪拌目的、驅動方式及應用場景等維度劃分,不同類型的攪拌器在原理、特性和適用范圍上存在顯著差異。以下是常見的分類體系:
一、按結構形式與安裝方式分類
這是最核心的分類方式,主要依據攪拌器的機械結構及與反應容器的連接方式劃分。
立式攪拌器
應用廣泛的類型,電機與攪拌軸垂直安裝,攪拌軸自上而下伸入容器內。
特點:結構穩定、承載能力強,可適配多種攪拌槳形式(如槳式、渦輪式)。
適用場景:反應釜、儲罐、發酵罐等固定容器,涵蓋化工、制藥、食品等行業。
臥式攪拌器
電機與攪拌軸水平安裝,攪拌軸平行于容器底部,常配合螺帶式、槳葉式攪拌元件。
特點:適用于臥式儲罐、混合機,可實現物料沿軸向和徑向的充分翻動,減少底部積料。
適用場景:粉體混合、高粘度物料攪拌(如涂料、膠粘劑)。
便攜式/手持式攪拌器
體積小巧、可移動,通過手持操作伸入小型容器(如燒杯、桶)內攪拌。
特點:靈活輕便、操作簡單,功率較小(通常幾十至幾百瓦)。
適用場景:實驗室小樣制備、小型批量生產(如化妝品調配、小型食品加工)。
潛水式攪拌器
整體可浸入液體中工作,電機與攪拌槳密封集成,無需固定安裝在容器頂部/側面。
特點:密封性強、防水防腐,可直接作用于液體底層,避免沉淀。
適用場景:污水處理池、沉淀池、廢水攪拌,以及水族箱、景觀水池的水體循環。
二、按攪拌槳形式分類
攪拌槳是直接作用于物料的核心部件,其形狀決定了攪拌效率和物料流動狀態。
槳式攪拌器
槳葉為平直或折葉式(如二葉、三葉槳),結構簡單、成本低。
作用:產生徑向和軸向的低速流動,適用于低粘度液體(如水、稀溶液)的混合、溶解。
渦輪式攪拌器
槳葉呈放射狀(如開啟式、圓盤式渦輪),轉速較高,能產生強烈的徑向剪切流和渦流。
作用:高效混合、乳化、分散(如將固體顆粒分散到液體中),適用于中低粘度物料及固液、液液混合體系。
螺帶式攪拌器
槳葉為連續的螺帶形,貼合容器內壁旋轉,轉速較低。
作用:推動物料沿軸向循環,避免壁面粘料,適用于高粘度物料(如膏體、膠體)和粉體混合。
錨式/框式攪拌器
槳葉呈錨形或矩形框架,貼近容器底部和內壁,轉速慢。
作用:攪拌容器邊緣和底部物料,防止局部過熱或沉淀,適用于高粘度液體、懸浮液(如結晶過程、粘稠涂料攪拌)。
推進式攪拌器
槳葉類似螺旋槳,轉速高,產生強烈的軸向流動。
作用:大流量循環、快速混合,適用于大容量低粘度液體(如儲罐調合、水處理曝氣混合)。
三、按驅動與動力形式分類
電動攪拌器
以電動機為動力源(交流電機、直流電機或伺服電機),通過減速器或直接驅動攪拌軸,是最主流的類型,適配各類工業和實驗室場景。
氣動攪拌器
以壓縮空氣為動力,通過氣動馬達驅動攪拌,無電火花風險。
適用場景:易燃易爆環境(如化工溶劑攪拌、油氣田作業)。
磁力攪拌器
利用磁場耦合傳動:容器外的電機帶動磁鋼旋轉,通過磁力驅動容器內的磁性攪拌子轉動,無需軸密封。
特點:無泄漏、清潔衛生,適用于實驗室小型反應、無菌體系(如生物制藥、食品研發)。
四、按應用場景分類
實驗室攪拌器
體積小、精度高,如磁力攪拌器、小型電動攪拌器,適配燒杯、燒瓶等小容量容器,用于科研、小樣制備。
工業攪拌器
大功率、高穩定性,如反應釜攪拌器、儲罐攪拌器,適配立方米級容器,用于化工合成、食品加工、水處理等工業化生產。
專用攪拌器
針對特定需求設計,如乳化攪拌器(用于化妝品、涂料乳化)、分散攪拌器(用于顏料、油墨分散)、發酵攪拌器(用于生物發酵罐,需兼顧通氣和混合)。